分类:原创 - 转载 - 未分类 - 推荐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公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关注中国法治进程。 [2021/3/8 12:17:46]
版主:
发表
【法治观察】文章列表
字体:   | 文章排序:更新时间 | 文章类别:所有文章 
[2010/5/5 19:42:12]
一些地方政府动辄到网上删帖,这首先不是一个公管技巧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反对删帖,并非因为删帖对政府部门不好,而是因为依据法律,政府部门本就不可以随意删帖,随意删帖是对法律的粗暴侵犯,是对民众自由表达权的践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表明,地方网络论坛集中了很多本地受众,一些突发重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很容易在这一论坛上出现,比如该网统计的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有23件在网络论坛上率先曝光...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2601  |  评论:0  |  更新:2010/5/5 19:42:12 By 
[2010/5/5 19:40:32]
5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信访条例》届满五年。
1995年第一部信访条例在实施了十年之后被废止,2005年国务院重新修订了《信访条例》,五年过去了,《信访条例》中的若干规定已经明显滞后于现实,那些不合时宜的条例正在困扰着信访官员。关于《信访条例》是否要修改,或者信访是否要立法的问题,正成为基层信访部门和专家学者们争议的焦点。
信访不信法,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正是因为不信法才衍生出信访制度,而涉法涉诉问题正...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2801  |  评论:0  |  更新:2010/5/5 19:40:32 By 
[2010/5/5 19:33:02]
规范定密权限 保障科学定密 兼顾保密与公开 兼顾公民隐私
今天(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完成了对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修订工作,大会高票通过了法律修订草案。此次法律修订,完善了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制度,改变了“一密定终身”的状况,在明确定密权限、提高定密层级、缩小定密范围、兼顾保密与公开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
规范定密权限
法律修订过程中,委员们对定密范围过宽、乱定密情...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2906  |  评论:0  |  更新:2010/5/5 19:33:02 By 
[2010/5/5 19:31:33]
“如果你在2010年1月1日之后有小偷小摸、计划外生二胎、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无理缠访闹访,甚至因为某种原因被媒体曝光或欠缴水费,你的信用档案里都将被扣除20—100不等的分数;
如果你曾经被行政开除,判处刑罚,或行政拘留,那么你的信用等级将直接被划到‘C’档,进入‘诚信警示级别’。如果你并不在意,又做出不良行为,那么你的诚信将成为‘D’。相应的,你将失去申请执照的资格,也不能享受政策性扶持,乃至紧急救助。”...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3049  |  评论:0  |  更新:2010/5/5 19:31:33 By 
[2010/5/5 19:27:55]
从满载盛誉到出现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简称《证据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由于它确立了一系列证据新规则和新理念,使它不仅对证据制度的改革而且对整个诉讼制度的改革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自2002年4月1日施行至今,《证据规定》走过了八个年头,也经历了从满载盛誉到出现争议,从严格适用到出现两难困惑的过程。尽管《证据规定》在适用中也逐渐...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3129  |  评论:0  |  更新:2010/5/5 19:29:27 By [楼主编辑]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4月29日(星期四)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法工委、国家保密局有关负责人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为期3天半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刚刚闭幕。这次会议以144票赞成、3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128票赞成、6票反对、15票弃权,还有1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2811  |  评论:0  |  更新:2010/5/3 10:39:42 By 
[2010/5/3 10:25:02]
法制日报记者 陈丽平
今天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
专家指出,这次修改国家赔偿法并不是一次全面的修改,而是针对法律实施中最突出、最急需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新的法律在完善赔偿程序、畅通赔偿渠道、保证赔偿支付等方面有多个亮点。
“修改后的法律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专家指出,国家赔偿法确立了国家侵犯公民权益要依法承担赔偿责...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3929  |  评论:0  |  更新:2010/5/3 10:25:02 By 
本报讯 (记者张国栋)针对最近发生的湖北十堰彭宝泉、河南漯河徐林东“被精神病”,昨日,河南律师常伯清等律师联合上书最高检,希望以这几起个案,提请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假借“精神病”名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这份司法建议书中分析说,近年来,随着维稳被提到压倒一切的高度,一些地方政府迫于上访“零指标”及“一票否决”的压力,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访民的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反而采取非正常手段或非法手段,甚至假借...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3864  |  评论:0  |  更新:2010/4/28 9:44:07 By 
[2010/4/28 9:20:10]
4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四审《国家赔偿法》修改草案,其中拟规定:依法刑拘后再放人的不予国家赔偿,这被公众解读为“错拘不用赔偿”。而在去年10月该法的三审草案中曾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即“错拘”也应该进行国家赔偿。如何理解国家赔偿范围这一松一紧的变化呢?
其实,本次《国家赔偿法》修改的争议在于:是“错抓赔偿”还是“...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3828  |  评论:0  |  更新:2010/4/28 9:20:10 By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状况,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增...

 阅读全文
分类:法治观察  |  阅读:16357  |  评论:1  |  更新:2010/4/1 12:26:24 By admin
点击排行榜  |  评论排行榜
[上一页] [下一页]
[共126篇文章 | 每页10篇文章]  第8页/共13页  页码: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按用户名:    按标题:   按内容:       包括所有回复
友 情 链 接
风格选择:极速  古韵  宽屏  大字  蓝色  |  图示说明: 24小时新发主题  最近被编辑的主题  超过24小时普通主题
页面执行时间:95.7031毫秒 | 在线:37 今日:1412 合计:10371697 | 清除COOKIE |